9月24日,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开幕的第二天配资中心,大国工匠艾敏、樊志勤、田国锐,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裴宝林等数名山西省工匠分赴全国各省市区展区,参观外省同行的核心展品,交流创新心得,切磋工匠技艺,在思想碰撞、技能切磋中互学互鉴,锻造技能报国的技术。
来到全国总工会展区,艾敏一眼便看到了他的同行——大国工匠张勇。艾敏走到金属隔膜贮藏模型前,细致询问项目技术细节,交流装备设计加工时的技术难题和创新思路。当张勇讲到该产品最薄处仅有0.17毫米、连接处缝隙不能超过0.02毫米时,艾敏不禁感叹:“作为航天设备制造者,产品精度决定着一切,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影响任务的成败。这种‘毫厘之间见真章’的要求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都必须保持百分百的专注,用创新驱动技术进步,为我国航天事业生产用得好、靠得住的产品。”
“只有将目光聚焦到生活中,常问自己为什么,才能激发出创新创造思路。”走进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展区,樊志勤被钢轨焊缝双频正火设备及工艺、机械式自锁防脱牵引锁止装置吸引了目光,他仔细研究了这两个模型的设计思路和内部结构,并与设备发明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郭晋龙充分沟通,详细了解研发的思路、过程和应用效果。当听到郭晋龙从一则机场行李运输车因脱钩导致事故的新闻中得到创新思路,进而不断科研攻关,发明出机械式自锁防脱牵引锁止装置的经历后,樊志勤由衷地表示:“创新的动力来源于生活,只有常抱好奇之心,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运用所学所长将想法变成现实,才能生产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产品。”
在河南省总工会展区,裴宝林遇到了他的同行——郑纺机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李会东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李会东。作为纺织行业工匠,两人围绕如何在传统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充分讨论,在充分的交流中,一个个好想法、金点子不断迸发出来。“李会东的钳工技术令人由衷敬佩,扎根一线锤炼技艺,用过硬本领提高生产效率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同行学习。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精益求精的匠心提升技艺,积极创新,为传统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裴宝林表示。
田国锐走进辽宁省总工会展区,被长航时复合翼应急救援无人机、绿色数字化高效RH-TB真空设备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两个项目吸引。他仔细研究这两个项目的应用推广水平,与项目负责人交流,充分讨论项目未来开发升级的可能性。“作为大国工匠,就要肩负起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我要珍惜与各省工匠交流的机会,内化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为我下一步创新工作提供思路和借鉴。”田国锐表示。
此次大会既是一场展示先进设备和创新思路的盛会,更是一次创新引领、聚力赋能的难得机遇。在一次次的交流学习和头脑风暴中,山西省工匠的创新思路变得越来越具象,为山西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山西工人报记者 宋铭轩)配资中心
复兴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